南宫28ng相信品牌

薄如蝉翼强如铠甲:中国新材料暗战中的“膜”力革命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22 04:59:23    浏览:

[返回]

  在新型显示技术迭代与新能源产业崛起浪潮中,功能性涂层材料作为连接基础工业与新兴产业的重要桥梁,正悄然构筑起中国先进制造业的“隐形基石”。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封装、消费电子的屏幕防护,还是航空航天装备的轻量化涂层、医疗设备的生物相容性薄膜,其性能直接决定了下游产品的技术上限与可靠性。

  中国功能性材料行业曾长期陷入“卡脖子”困境,高端市场被日韩企业垄断,核心配方受制于人,环保标准滞后于国际潮流。在长江三角洲西部、苏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广德市,一家专注于功能性环保可回收材料和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的企业正以纳米级的精度重构产业格局。全球超过15亿部手机用到了他们的功能性复合材料,某些型号的手机中,甚至应用了他们研发的26种材料。其研发的哑黑遮光膜以超越日本同行的性能指标打破技术垄断,可回收透明有色复合薄膜的专利技术更开创了行业先河。手机专用可回收环保材料更以20.1%、18.7%的市场占有率连续两年领跑全球。

  本期《隐形冠军》节目将走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讯科技”)。从进口代理到自主研发,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制定,他们如何带领中国涂层材料圈粉世界?

  功能性涂层复合材料属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先进基础材料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上游连接精细化工与高分子材料,下游辐射电子产品、屏幕显示组件、FPC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等先进制造领域。然而,高端市场长期被海外巨头把控。明讯科技创始人吴凌峰的创业历程,正是中国功能膜材料产业从仰人鼻息到自立自强的缩影。

  “1995年,我在东莞一家台资企业做主管,当时国内很多高端材料都依赖进口,比如我们生产运动器材上的商标用的油墨成本高得惊人,当时一公斤油墨的价格高达6500块。”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凌峰回忆道。高端材料惊人的进口成本和稀缺性,让他敏锐嗅到市场机遇。但囿于资金限制,他选择从代理进口材料起步,为戴尔、索尼、富士通等国际品牌服务,逐步积累客户与行业认知。

  真正触动他转型的是一次“卡脖子”经历。世纪之初,他为客户寻找一种电脑保护膜用胶黏材料,发现国内竟无企业能够生产,全部依赖进口。“我突然想,为什么不能自己生产?”恰逢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腾飞期,2006年,吴凌峰在昆山创立昆山明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贸易商转向制造商。

  转型初期,运气眷顾了敢为人先者。明讯的高洁净度胶粘薄膜材料意外被索尼工程师发现,当时正值PS3游戏机全球发售的关键期。产品迅速通过测试并签下大单,明讯由此在业内崭露头角。

  但这份“幸运订单”却让吴凌峰感到不安:“当时所谓‘转型’只是改变材料形状,核心原料仍依赖进口。人家两个月才供货,随时能卡住你脖子。”他清醒认识到,没有核心技术,企业永远行走在悬崖边缘。2013年,明讯在安徽广德建立新生产基地,组建专业研发团队,真正开启技术攻坚之路。

  这场技术长征结出硕果。明讯开发出2000余种功能性复合材料,覆盖半导体减粘材料、新能源阻燃隔热材料等高端领域。其与高校产学研联合研发的一种具有高遮蔽低反射特性的哑黑遮光膜,一举打破日本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0.1微米无线充电纳米金胶带不仅实现国产化,更在厚度、粘性等关键指标上超越海外竞品。

  “三层材料复合,胶层厚度仅千分之三毫米,基材薄至千分之一毫米——生产过程如履薄冰。”这类曾长期被日韩垄断的产品,如今除日本一家公司外,全球仅有明讯掌握量产能力。在镜头模组遮光材料等尖端领域,明讯同样跻身全球唯二供应商之列。

  从见证“天价材料”的打工者,到突破“卡脖子”技术的行业领军者,吴凌峰用二十年走完了一条中国功能膜材料的突围之路,跨越了原始资金积累、技术引进吸收以及原创型、自主型创新的“三重门”。当明讯的纳米级胶带嵌入全球高端电子产品,中国新材料产业正以纳米之薄,撬动千亿市场的未来。这条自主创新之路虽如履薄冰,却步履坚定。

  过去100年来,地球正在经历着一次显著的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2011-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相较工业化前水平增加约1.1℃,比过去12.5万年中的任何时期都要热,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了2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权威科学家发出警告,在31项能代表地球生命特征的项目中,18项已突破历史峰值。地球上的15个气候临界点已经被激活9个,这些不可逆的质变节点正将地球推向灾难性边缘。

  应对这一全球挑战,2016年《巴黎协定》确立了绿色低碳转型的国际框架,189个缔约方共同构建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共识。中国率先提出“双碳”目标后,日本、加拿大、韩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提出碳中和时间表。截至2021年初,已有127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65%以上和世界经济70%以上,都做出了碳中和承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已在政治层面达成共识。

  在这场全球行动中,一批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明讯科技便是典型代表。2024年其手机专用可回收环保材料全球市占率达18.7%,生物基胶水产品生物基成分达79%并获美国农业部认证,可回收透明有色复合薄膜技术更取得国家专利。这些创新成果背后,是八年技术攻坚的艰辛历程。

  2017年,为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吴凌峰飞往美国硅谷。“当时他们的工程师问我一个问题,‘你们这个材料能回收吗?’”彼时“可回收材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吴凌峰理解的“材料回收”是将一个材料反复使用100次,“那是否意味着我的生意将从一个亿缩水到一千万?”吴凌峰回忆道,“然后他们跟我解释,他们倡导的是绿色环保的未来,希望所有材料可以循环利用。”而这项技术在当时全球范围内几近空白。

  “功能性复合材料像油和水,分子量、耐温性不同,高温融化就分离。”国内的废料大多采用焚烧、填埋的方式,简单便捷,功能性复合材料的回收循环利用对行业来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那时我每天在思考什么样的方案使我成本不提高,又能做出达到他们目标的一个材料。”当吴凌峰真正理解环保可回收材料的意义后,他决定带领明讯科技在环保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这是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更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参考,摸石头过河的吴凌峰顶着“不务正业”的质疑,带领团队开始漫长的研发之路。

  经过实验室里的上万次实验、生产线上的反复调试、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在理论与实践的一次次磨合与试错中,这场豪赌终见曙光。最终,明讯科技不仅攻克了分子不相容的难题,更为该客户开发出300余类环保复合薄膜,形成三大类解决方案。2023年,明讯科技成为该品牌独家供应商。2024年,其手机专用可回收材料全球市占率达18.7%,环保业务占比超50%。明讯科技研发生产的环保类可回收材料和生物基材料,不仅推动了产业链的绿色转型,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尽管明讯科技的环保材料在成本上与传统产品持平甚至更低,部分客户仍存在“环保即昂贵”的认知偏差。“客户只算采购价,没算废弃处理费和我们提供的回收收益。”吴凌峰算过一笔经济账:传统材料废弃处理需支付处理费,而环保可回收材料不仅能减少碳排放、减少垃圾处理费用,更可通过碳交易和GRS(Global Recycled Standard)认证获得额外收益。“环保新材料的应用需要上下游供应链、回收机构、消费者共同推进,”他表示,“就像欧洲规定电子产品必须含51%回收料,中国也需政策与消费者推动。”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极端气候变化频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每个企业的必答题。当科技突破撞上认知壁垒,明讯科技的八年长征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打赢环保之战,或许比研发更难的是改变人心的定价逻辑。

  近年来,我国功能膜材料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市场规模持续扩容,据统计,2024年,我国功能膜材料市场规模已达1623亿元,同比增长8.9%。长三角地区凭借完善的产业链与科研资源,占据全国36.5%的市场份额。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明讯科技从广德市经开区起步,凭借技术深耕与全球化布局,迅速成长为功能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

  为了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新工艺,明讯科技在安徽、苏州、武汉、东莞设立四大研发中心,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材料的迭代升级,在去塑化、低碳化等环保领域进一步取得了显著成果,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市场的功能性材料市场份额也在逐年扩大。

  站在碳中和与智能制造的历史交汇点,明讯科技的故事恰似中国新材料产业的缩影。通过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的紧密合作,明讯科技已获得专利一百余项,多款材料性能达到国际领先,实现了进口替代。其产品销往全球数十个国家,并在美国、印度、越南等地建立销售分公司,构建起全球化的服务网络。

  在明讯科技的生产车间,精密涂布是整个车间的心脏,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明讯科技千级无尘车间的精密涂布机是全球最先进的涂布设备之一,可以将涂布精度控制在0.0001毫米,产能每个月达到2600万米。在这里环保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行动和改变。那些薄至微米的复合薄膜,承载的不仅是电子元件的功能需求,更是一个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韧性跃迁。

  在吴凌峰看来,物质的丰盈远不及事业版图的延展。有限的个人消费,不过是把更多资源留给了轰鸣的产线与前沿的研发;鲜少社交聚会,只因时间都化作了差旅中的思索与实验室里的突破。创业初期,为避开不必要的应酬,更为了将每一分资金精准投入关键设备,他独辟蹊径南下广德,成就了今日的根基。此刻的欣慰,是新材料的成功应用,是企业的稳健前行;而眺望未来的目光,则坚定地锚定在“可回收循环”与“生物基材料”的远方。他深知,这条绿色之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同频共振,并非一己之力可及。但那份期待十年后“生物基材料成为行业标配”的理想图景,正如同当年广德那片打动他的土地,充满生机,值得倾注所有去耕耘。

  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表示,明讯科技专注于消费电子(3C)行业关键辅助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践行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该企业生产的高分子材料,供应客户使用后可回收再利用。这有效帮助客户解决了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配额限制问题,并节省了因排放产生的运输、处理及相应费用,为客户创造了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环保效益。

  第二,采取小批量、定制化策略,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其产品聚焦于特定细分领域的小品种,具备不可替代性(如应用于手机、电脑等设备的关键材料)。虽然避开了规模化竞争,但凭借独特技术和产品优势掌握了定价主导权,实现了高质量增长。明讯科技可以说是消费电子行业零部件及辅助材料领域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的典范。

  明讯科技的故事,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跃迁的生动注脚。在实验室的显微镜下、在轰鸣的生产线中、在企业家眺望未来的目光里,一场静水流深却足以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膜”力革命正在明讯科技上演,为中国制造铺垫下坚实而闪耀的基石。这基石,薄如蝉翼,却承载着产业升级的千钧之力;强如铠甲,守护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希望。南宫ng28相信品牌力量


本文由:南宫28ng相信品牌提供

搜索

 谷歌地图 百度地图